为提升人民群众对民间借贷法律知识的了解,增强风险防范意识,6月20日,洛宁县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三年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发布2起典型案例并对潜在风险进行防范提醒,引导公众规范借贷行为、依法维护权益。
洛阳广播电视台、《人民法治》杂志社、洛宁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陪审员应邀参加。发布会由洛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雷凤超主持。
会上,洛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金利兵通报了2022年-2024年洛宁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借贷关系成立、利息约定争议、诉讼时效风险等六种民间借贷案件中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风险防范与应对建议,旨在提高民众在民间借贷活动中的风险意识。
专职审委会委员张海萍发布2起典型案例,通过深入剖析,为实际生活中处理民间借贷事宜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在答记者问环节,媒体记者就“仅凭转账记录起诉能否胜诉?约定利息为月息二分是否受法律保护?”等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提问。立案庭庭长魏朝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从专业角度给出了清晰的指引和建议。
下一步,洛宁法院将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通过“线上普法专栏+线下巡回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开展法律宣讲,切实帮助群众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同时,提高专业化审判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异常借贷交易的审查力度,依法打击职业放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着力营造诚信、规范的民间融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