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月当歌。回眸写作历程,从昔日的被动写作、为工作而写到今天的主动写作、用心写作,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0多篇、10万余字。三十年了,我的“作家”梦想仍然在胸中燃烧,写作不止,追梦不止,为梦想护航!
梦想,是罚来的
1983年深秋,我上初中二年级。在一天早上,忽然听说有一架飞机降落在八里远的河滩正中心,便和五六个小伙伴一溜烟向海滩跑去,我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从中午看到天黑,第一次瞒着家长和老师逃课。第二天上课,语文老师吴天祥在黑板上画了一架飞机,旁边站了一群天真的学生,要求逃学看飞机的同学以此为素材写一篇2000字的作文。半个月来,我点着“煤油灯”苦读,绞尽脑汁完成了《翱翔吧,我心中的飞机!》这篇作文,不曾想得到了从不表扬学生的吴老师的称赞,还作为范文在全校三个年级九个班张贴。后来在吴老师的推荐下,在当时发行范围并不广的洛阳地区《中学生作文习作》杂志上发表!
作为我校的第一篇文章在地区级刊物上发表,一时轰动全校,我也因此被师生冠以“学生作家”称谓,隐隐约约萌发长大后当“作家”的梦想!
梦想,是逼来的
上大学时,我选择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1992年参加工作,到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写作》课。每天面对上百名二三十岁的成年学生,教他们如何构思、如何选材、如何撰写文章。有一天上课,一位学生突然问我:“赵老师,你能否根据你的理论从我们学校选取素材进行构思撰写一篇稿件在报刊上发表,到那时我们改称叫您赵作家?”面对挑战,我略加思索面对全班五十名学生当堂承诺,说:“可以,两个月后课堂上兑现!”当时我所在的中等专业学校正和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大专层次的人才,我就以此为素材谈新闻写作,并当堂草拟标题《某某中等专业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个月后《河南教育》杂志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还寄来了稿费。学生们拿着杂志社寄来的样刊给我冠以“教师作家”头衔,再次点燃当“作家”的梦想,当然是业余!
梦想,是写来的
1995年10月,我通过全国法检系统公开招聘考试,做了一名人民法官,先后在法院办公室、研究室、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工作,独立办案或带领庭室同志办案800余起,当事人居然称我为法律的“守护神”。 媒体记者采访我这其中的缘由时,我毫不掩饰地说:法律不是冰冷无情的,司法活动也在考验着法官的司法智慧,也有情、理、法的融合,法官的司法活动只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人文关怀、司法温暖,人民群众就会满意。这也是我当法官的唯一执着追求!
茶余饭后,工作之余,我重操旧业撰写散文、小说、随笔、宣传调研稿件,同事居然又戏称我为“法官作家”。去年,院政治处推出大型宣传专栏,冠以“两栖法官”称谓,媒体报道又称我是将审判实践和法理探索有机结合的“两栖法官”,我的“作家”梦又燃烧了起来!
“学生作家”称谓、“教师作家”头衔、“法官作家” “两栖法官”称号,对于这些,我自知有愧,也知道今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但梦想永远在心中,向前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我的智慧一定能融入司法大智慧课堂,使司法智慧大放光芒……!
起航——我的“法官”梦!
起航——我的“作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