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第一次洗羽绒服

  发布时间:2014-12-09 09:32:53


    自认为很会洗衣服,却没想到,几十年前的一件羽绒服,竟给我开了个不大也不小的玩笑!

    八十年代初,时兴穿羽绒服。我和姐姐结伴去洛阳市百货大楼闲逛,看到货架上挂满了不少形形色色的羽绒服,非常好看。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们终于狠狠心,每人搞定一件。

    记得那是件酱红色的上衣,玲珑的腰带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穿在身上,既暖和又轻巧。约莫穿了十来天,同事说,看你的衣服有点脏了。我才恋恋不舍地脱下它。

    当时,我正在一所乡村学校任教。那里的环境较差,水源短缺。平常甭说是洗衣服,就连吃水,也必须得摇辘轳从井里汲取。手里掂着脏兮兮的羽绒服,我确实犯了愁:去河滩洗吧,那里水流湍急,挺不安全的;况且就这么一件,更不至于跑那么远的路,倒不如就地“开源节流”,拿到井边一洗省事。

    因为是洗新衣服,较之以前,我格外小心和用心。为了能把它洗干净,我先用清水在大盆中浸泡了二十分钟,再倒入洗衣粉揉搓片刻,而后又冲洗了两遍,并均匀地搽上“矛盾”牌肥皂,待泡沫渐渐消失,又重点将领子袖头刷洗数遍,总共用了八桶水才勉强冲洗干净。这中间,每换一次水,我都要双手合拢,小心翼翼的挤呀按呀,可衣服好像很不领情,就是膨胀着不配合。往往是,两只手握紧了一端,而另一端却塞满空气,鼓胀着“怄气”;试着把两只袖子合凑一块拧捏,其他部位则抗争着“闹腾”,不肯轻易就范;无奈,将衣领朝下,顺着衣边渐次挤水,肩膀和领子重又“涨红”了脸。说来也怪,这羽绒服一浸入水中,光溜溜的就像个泥鳅,一点儿也不老实。听着衣服内不停地“滋滋”向外鸣响,却硬是冒不出几滴水。我急红了眼,最后央求同事帮忙,抬小猪似的,总算将它搁在绳子上……

    过了半个时辰,我满怀轻松地过去一瞧,那羽绒服的脊背处已现干爽,而两个前襟,仍“吧吧”地滴水,好像衣服内存之水统统汇聚于此,等候着重见天日呢!

    第二天,手摸羽绒服,发觉它不光干湿不匀,里面还疙疙瘩瘩的。大概是羽绒遇水形成了板结。趁着阳光,再搭出去晾晒时,细看那羽绒服,酱红色的表面上却布满像小孩撒尿烘干后的白道道儿,大有“山峦起伏,绵延不绝”的态势!若用湿毛巾使劲擦,即时看似乎没了,过一会又神出鬼没地涌现。唉,这羽绒服到底是啥玩意儿?一百多块买的,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后来,咨询了不少人,也查找了一些关于羽绒服的制作构成和洗涤方法,但都众说纷纭。自从家里买了洗衣机,最起码,脱水缸“嗡嗡”一转,我再也不用发愁衣服里的水缩着头死活不出了。几年前,在网络上得知一种较为正确的洗涤方法,虽然内容上反复强调手洗,但也并未说明,水怎样才能科学的挤出为好。

    管它哪!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辈子为了洗一件羽绒服,费那么大的劲。现在每每想起来,总觉得不值啊!

责任编辑:黄永刚    

文章出处:监察科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