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遇见最好。一如张爱玲笔下所描述,自会在心里悄悄唤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苏东坡,甘愿放弃名利熙攘的京城,去“隐于野,几于天。隐于市,几于道”;如今刚辞世不久的杨绛,亦曾将自己比作“万人如海一身藏”,而潜心静气的独居一隅,这到底为什么呢?
罗兰说:“从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承想,两位先贤定是在浩瀚如海的人流中,最先发现了自己。为自己定位,方不至于迷失人生的方向;隐自我之身,却能于芸芸书海中浮游自如。此乃大智慧、大手笔、大风范!
万千灯影下,千亿眸光中,来去匆匆,飘忽而过。瞟一眼他人,顾一瞥左右,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人生在世,若整日沉迷于歌管楼台、亭榭水波,色情美宴、豪华家舍,即使身似入定老僧,也休想心如止水,淡泊恬静。
世事纷乱像谜团,桩桩件件扰心田。惟有,静谧安然地置身于“清苑”,一席一茶观明月,一花一壶悟是非——把小草、雨露、蜻蜓、大雁生成的快乐,长种心间;将恩怨忧虑、苦闷彷徨、芜杂琐碎、黑暗迷惘,拒于门外;视名利高位、车马人寰、滚烫诱惑、风华雪月,为过眼烟云,才有机会做到:专注地尝试每一件事,细致地演练每一番景,精妙地书写每一枚意!
遇见最好的自己。你遇见了吗?
瞧那些狂追滥逐靡靡风情之流,只能算是光会欣赏卖弄的生活下家;那些倾情迷恋街市繁华之辈,也只好将大把时光挤挤挨挨在了精神的低层;那些一辈子不曾看几本书的大小玩家,是不是就像作家梁晓声所形象比拟的“半脑人”;还有那些叽叽喳喳、不思稼穑的女士先生,难道就一点未思虑过,精神品格的过滤渗透,才是伟大时代里熠熠生辉的“尚品”……
遇见最好的自己,你遇见了吗?
童年的纯真,我私下认为,那倒是最好的遇见;少年的懵懂,当然少不了思虑狂奔的影儿;青春的挥洒,纵然是一杯微醺的酒;然而中年之后的光景呢,对我来说,它竟似断层的山峦,错落交叠,摇摇欲倾……
这几年,终于,又好像找着了自己。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仿佛也能称得上“圈内”较为执着的“坚韧”。以书为伴,让我多少明白了些人生的旷远与意义;与书作邻,生活中充满许多光明和乐趣;持书走路,征程开满鲜花且芳菲;用书验证,每一颗鄙俗的生命,也会放射出丝丝耀眼的光芒!
遇见最好的自己,的确是个慢过程。
哪一天,待步履蹒跚、齿堕眸浊了,也不一定就能遇见;哪一日,倘若病入膏肓、死期临近了,也不见得即会如愿以偿。但我坚信,“书迷不走空”。遇见,永远是,海上高擎的灯,令你心明眼亮地扫视一切痛苦与孤独;遇见,又是盈盈可爱的草,卑微却旺盛;遇见,恰是另一种虔诚妙美的活法,而“最好的自己”的找寻相遇,却是在遥远地方、那没有霓虹闪烁的僻静处……
我期望,在有生之年,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