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我想在别处

  发布时间:2017-01-19 17:51:20


    我想在别处,这绝非危言耸听。尘世太嘈杂,请还我一袭清清独身。

    此念想由来已久。爱人皱眉生气,女儿双目持疑,儿子小脸茫然,亲戚朋友摇头不解,四邻八家另眼相看。但,再重复一遍,消息确是真的。

    不知是生活赋予的内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不堪忍受;还是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加以概括,略嫌活得腻与够。反正是总想着独自去世外寻觅一处,哪怕是被杂草围拢的三尺茅庐,或是由石头堆砌而成的陋室,甚或是一间潮湿暗淡的林间木屋,都无妨诗意的栖居与生存,并可令我瞬间休眠梳整,精神大振……

    一度,有朋友调侃,曾怀疑我无事生非,无病呻吟。闲聊数句后,倒真的激发了她的无尽兴趣,而亦心有所向。

    其实,我想在别处,当然不是一件空穴来风的事情。早年,家庭成员多,天天渴望拥有一间独属自己的小屋,任由在内读书写字、听歌跳舞、孤芳自赏,为所欲为。可如今,宽敞明亮之环境,还有时态竟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为何却也抖不起劲儿、提不起神儿呢?

    以前,曾计划,等有钱了,就单枪匹马地备齐日用,兀自飞赴世界各地,畅游山川美景,纵死也无悔。但为什么,为什么,即使有那么多绝好机会,也都被活生生地抵触和错过?多少个值得探究和摩挲的神奇呵!

    自从那一天与书相遇,所有况味则倏然改变。恰如飞翔的鸟儿,总试着飞的更高,可就是抵挡不住觅食的诱惑和群居的烘托。人啊,毕竟是五谷杂粮的奴隶,任何鼓噪的高调,只能挣来可怜的赏赐与零星的掌声。

    直到去年,突然意识中萌生出想痛痛快快地驱车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况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在何处。于是,漫无边际地狂奔,肆无忌惮地落拓,心有灵犀的神往。果然,疲惫歇脚处,俨然一道平展展的草坪赫然目底。躺下,仰望天空,淡蓝清净,白云悠悠,柔风拂面,一切是那样的宁静高远且令人安然。承想,莫非积蓄已久的梦实现了,那就酣然入睡吧!

    看来,我想在别处,其实是一种内质精神的需求、汲取。

    人常说,心静自然不必强求。捧一本书,赏一朵花,衔一根草,慕一片云,听起来虽够浪漫,但都脱离不了焦黑烟火的涂鸦。谁是刀枪不入的圣洁之身,谁是金刚不换的铁打风韵,恐怕,这世上很难找寻。

    想在别处,是需要跋涉远航的。

    那么,无事此静坐,又作何解释。

    就像现在正悄悄码字的我,不也是在别处吗?心田里的“私密”,哪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窥探这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丁点愿望。原来,人始终是自我创造的生物。有一天,倘若走到天涯海角,那也是相对的简单意象;别处的物象呢,是否也酝酿着奔我而来,另辟蹊径哦。

    我想在别处,简而言之,可把它当成是人生的后花园。纷纭嘈杂的多了,何不挣脱喧闹吵嚷,独独地自造一片静谧,投入其中,滞留小憩;待修禅打坐,浸润一番,许会不叫自醒,春风荡漾……

    我想在别处,不是一种彻底的逃离和规避。有时,从一而终的精神去处,恰如单调的绳索,捆绑住了思想深处的多元触角。其结果,不是被自由占据全身,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了自制的囚禁。

责任编辑:代玉佩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